添加奢鼎汇个人微信

历史悠久的宝玑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有制作计时码表的经验了,发展至今,品牌对该项钟表复杂功能可说是驾轻就熟,不仅将这项功能广泛应用在旗下各系列中,也仍旧尝试在这项传统功能中开发创新突破的可能性。
▲宝玑早期制作的追针计时怀表。
1820年,双追针计时码表
宝玑先生于1820年研制成功的「双秒针精密时计」,可记录中间时间或两项同时进行事件的时间,是现代计时器的先驱之一。 1822年,他售出了他研制的首只印刻计时码表,或称为"Fatton"计时码表,是他与制表师Fatton共同合作的成果,Fatton是他最有天赋的学生之一。 这款时计的秒针与面盘上一小块墨水区域相连,在必要时能通过墨迹显示出流逝的时间,实现名副其实的计时功能。 路易-克雷蒙. 宝玑(Louis-Clément Breguet)先生完善了这一系统,他于1850年向当时的科学院提出他祖父的设计才是最早印刻计时码表的论证,而不是巴黎制表师Rieussec,他曾于1821年申请了一项类似的专利。
Caliber 2320机芯,计时码表的传奇
宝玑的手动上炼计时机芯,Caliber 2320,也就是现在大众所熟知的533.3机芯,其根源可追溯自20世纪四○年代。 这款机芯最初名叫CH27,当时在汝拉山谷工作的顶尖机芯设计师艾伯特. 彼盖(Albert Piguet)设计构思出此版机芯的第一代。 最初售出的机芯并没有精美的润饰与修饰,然而随着时空的斗转星移,这款机芯走时的精准及卓越的性能逐渐使其头角崭露。
▲宝玑533.3机芯。
完全从零开始开发计时机芯在所有顶级制表技艺当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对于宝玑而言,要想寻求推出一款复杂的计时码表,有一个选择必须要做:直接引进已几乎趋近完美,拥有极高精准度的CH27机芯,或者接受挑战,重新开发一款可以完全匹配计时性能要求的机芯。
品牌最终的选择其实很简单,就是把CH27进化升级为更臻完善的机芯,并更名为2310,亦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被业界广泛应用,也被瑞士顶级钟表品牌评价为是优秀计时码表的不二之选。 总而言之,这枚机芯已成为钟表制造业的一座里程碑。 经年不断地升级演变,,这款机芯如今的震频已达到每小时18,000次。 后续品牌再将震频提升至每小时21,600次,即3赫兹后,计时的精准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Marine 5837
18K玫瑰金材质/554.3手动上链机芯/时、分、小秒显示/陀飞轮装置/计时码表功能/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100米/表径42mm。
如今,宝玑生产出配备了世界上最小导柱轮的自动上炼计时码表机芯,可显示日期,配小秒针。 直径101/2法分,厚度6毫米,是科技结晶的杰作,是专属于现代女性的优雅体现。 不过宝玑当然没有忘记绅士们对于卓越计时的追求,例如其在Marine航海系列中推出陀飞轮计时码表,搭载首款陀飞轮计时机芯,配备硅质擒纵机构。 这款表同样采用了导柱轮控制的计时机芯,工艺精湛,无愧于经度委员会(Board of longitude)成员及法国皇家海军(由1815年路易十八任命)御用制表师的头衔,展现出制表大师一脉相传、精益求精的工艺技术力。
微信:17712579972 Tel: 17712579972(专业二手手表回收)
公司地址: 泰兴总部:泰兴市鼓楼东路34号 北京店:朝阳区西大望路1号111商业 上海店:徐汇区淮海中路1863号 深圳店:罗湖区江背路22号 杭州店:下城区建国北路695号
© 2011-2021 奢鼎汇®专业二手手表交易平台 苏ICP备16007961号-1|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134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