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国土面积狭小且不适合耕种,瑞士作为中立国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瑞士这片土地上人们发现钟表、制药、巧克力、金融等行业可以扬长避短,为国家带来稳定的财富,而专注于此几百年。自从400多年前第一批瑞士产钟表在日内瓦诞生,瑞士这个欧洲中部的山地小国就与钟表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瑞士是一个弹丸之地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被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包围”,语言文化上深受这些国家影响。瑞士的官方语言既有德语,,也有法语,很多瑞士人都会说好几门语言。由于瑞士的“隔壁邻居”法国和德国都是钟表强国,瑞士钟表自然也深受周边国家风格的影响。
1540年左右,新教领袖加尔文来到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加尔文崇尚节俭,他禁止日内瓦当地人佩戴奢侈的金银首饰。不过,钟表却不在这一禁令之内。于是,从法国逃到日内瓦的制表师,结合日内瓦当地的金银首饰工艺,打造出精美绝伦的钟表。也许加尔文自己也没料到,他的禁令,促成了后来瑞士表在世界中的“江湖地位”。

自此日内瓦的钟表业开始迅速发展。160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表行业工会——日内瓦制表工会应运而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17世纪末期,日内瓦已经是全球制表中心。我们熟知的一些钟表品牌,像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劳力士等,均来自日内瓦,均是大名鼎鼎的瑞士品牌。

瑞士钟表业几百年来经受了不少风波,从开创依始到石英革命,到近些年的智能手表的冲击,都不能动摇它在钟表届的地位,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它的质量与制表工艺。与当下很多企业为了“赚快钱”,不顾产品质量,给消费者留下“越做越差”的印象不同。瑞士钟表业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陀飞轮、万年历、卡罗素、三问表等复杂机械腕表征服世人。瑞士的各大品牌钻研复杂机械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凸显品牌的制表工艺。这种良性竞争使得瑞士钟表业经久不衰。